双螺杆挤出造粒机作为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核心设备,广泛应用于塑料、橡胶、食品、医药等领域。然而,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,设备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,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本文将针对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,并提供相应的快速修复方法,以帮助操作人员及时解决问题,保障生产顺利进行。
一、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
1.主机电流过高
可能原因:
喂料量过大,导致主机超负荷运行。
物料塑化不良,阻力增大。
螺杆组合不合理,剪切力过大。
加热系统故障,温度过低,物料熔融不充分。
轴承损坏,导致摩擦阻力增大。
诊断方法:
检查喂料系统,调整喂料量。
观察物料塑化情况,调整工艺参数或更换螺杆组合。
检查加热系统,确保各段温度达到设定值。
听主机运行声音,判断轴承是否有异响。
2.主机电流过低
可能原因:
喂料量过小,主机空转。
物料塑化过度,流动性太好。
螺杆磨损严重,输送能力下降。
诊断方法:
检查喂料系统,确保喂料量正常。
观察物料塑化情况,调整工艺参数。
检查螺杆磨损情况,必要时更换螺杆。
3.挤出制品外观不良
可能原因:
物料塑化不均匀,存在未熔融的颗粒。
机头温度不均匀,导致物料流动不一致。
口模堵塞,导致挤出压力波动。
切粒系统故障,导致颗粒形状不规则。
诊断方法:
观察挤出制品表面,判断是否存在未熔融颗粒、气泡、条纹等缺陷。
检查机头温度,确保各点温度均匀。
清理口模,排除堵塞物。
检查切粒系统,调整切刀间隙和转速。
4.异常噪音和振动
可能原因:
螺杆与机筒摩擦,产生金属摩擦声。
轴承损坏,产生异响。
联轴器不对中,导致振动。
地脚螺栓松动,导致设备晃动。
诊断方法:
听设备运行声音,判断噪音来源。
检查轴承、联轴器、地脚螺栓等部件,进行紧固或更换。
二、快速修复方法
1.主机电流过高/过低
调整喂料量,使其与主机转速匹配。
调整工艺参数,如温度、转速等,优化物料塑化效果。
更换磨损严重的螺杆或轴承。
2.挤出制品外观不良
调整机头温度,确保物料流动均匀。
清理口模,排除堵塞物。
调整切粒系统参数,如切刀间隙、转速等,确保颗粒形状规则。
3.异常噪音和振动
紧固松动的螺栓。
更换损坏的轴承。
调整联轴器,确保对中。
三、预防措施
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,包括润滑、清洁、紧固等。
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,避免超负荷运行。
使用合格的原材料,避免杂质进入设备。
定期检查易损件,如螺杆、轴承等,及时更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