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TICLES
详细介绍
一、苦荞茶概述:
好的苦荞茶外观应为黄绿色,且大小均匀、没有色差,反之颜色发白或者颜色深浅不一则为次品。其中,药丸形状的,在冲泡的时候更容易释放出有效成分。另外,不要以为黑苦荞麦得名是因为它的壳是黑色的,里面的芯依然是黄绿色的。市场上充斥很多劣质苦荞,存在硫熏、重金属超标、细菌超标等问题,建议选择,规避质量问题。苦荞加工以后得到的普通黑苦荞茶是棕黄色的,全胚芽黑苦荞茶的颜色略深,是棕褐色的。 好茶应是用工艺本身发挥苦荞本色荞麦香味,而不是用其它添加剂和化学助剂来调制香味。好的苦荞茶是纯荞麦香,反之有其它类型香味或异味则为次品。制作过程中都要经过烘烤这个程序,适度的烘烤可以促进黑苦荞麦生物类黄酮的转换,提高芦丁的含量,*的黑苦荞茶的味道是一种清新的麦香味,但一定不能有“糊味”,有的话一定是烘烤过度了,不能吃的。
二、实验室摇摆制粒机原理:
将苦荞茶粉搅拌好的物料用水或粘结剂混合成软材,通过摇摆颗粒机的筛网制成所需尺寸的颗粒,或将结块状物料打成小颗粒。
三、实验室摇摆制粒机技术规格:
一、结构组成
实验室摇摆制粒机核心部件包括:
制粒室
圆柱形不锈钢腔体(容量0.5-5L),内置可拆卸筛网(孔径0.3-2.0mm)和摆动式挤压刀。
传动系统
电机(功率0.2-0.75kW)驱动曲柄连杆机构,带动挤压刀水平往复运动(频率20-60次/分钟)。
调节装置
压力调节旋钮:控制挤压刀与筛网的间隙(0.1-0.5mm)。
筛网固定架:快拆设计,适配不同孔径筛网。
清洁组件
防溅挡板、接料盘(不锈钢或PP材质),支持手动或超声波清洗。
控制系统
简易调速面板(变频或无级变速),部分机型配备计时器(0-30分钟可调)。
二、操作流程
1. 开机前准备
清洁与消毒:
75%乙醇擦拭制粒室、挤压刀、筛网,实验室无尘布擦干(制药需符合GMP标准)。
检查密封垫圈无破损,润滑导轨(食品级白油或硅脂)。
筛网安装:
根据目标颗粒尺寸选择筛网(如Φ0.8mm),确保与挤压刀平行且间隙均匀(推荐0.2-0.3mm)。
参数设定:
设定摆动频率(如30-40次/分钟)、制粒时间(3-10分钟/批次)。
2. 制粒操作
湿料制备:
将粉末与粘合剂(如HPMC水溶液、乙醇)预混至“手握成团,轻压即散”状态(含水量10-25%)。
投料制粒:
将湿料均匀铺于筛网上(厚度≤20mm),装好防溅挡板。
启动设备,观察挤压刀往复运动是否平稳,调整压力旋钮至适度(以颗粒成型且筛网不堵塞为准)。
通过视窗监控颗粒成型状态:
颗粒松散:增加摆动频率或补加粘合剂。
颗粒粘连:降低频率或减少粘合剂用量。
出料收集:
制粒完成后停机,取出筛网轻拍或软刷辅助出料,避免颗粒破碎。
3. 停机与清洁
立即清洁:
拆卸筛网和挤压刀,超声清洗(纯化水或1%NaOH溶液)后烘干备用。
制粒室用吸尘器清除残粉,乙醇擦拭消毒(制药实验室需记录清洁日志)。
检查复位:
关闭电源,检查导轨磨损(划痕深度>0.1mm需抛光),复位压力调节旋钮至零位。
三、维护与保养
1. 日常维护
清洁:
每批次后清洁,防止物料结块(尤其糖类或吸湿性物料)。
检查筛网是否变形(平面度>0.5mm需更换)。
润滑:
曲柄连杆轴承每周加注微量润滑脂(如PTFE基脂,避免污染样品)。
导轨每月涂抹薄层硅脂(耐水、防腐蚀)。
校准:
每月校验摆动频率(用光电计数器测量,>5%需检修传动机构)。
2. 定期维护
季度维护:
检查电机碳刷(有刷电机型号,剩余长度<1/3需更换)。
测试挤压刀与筛网平行度(用塞尺检测,偏差>0.1mm需调整)。
年度维护:
更换密封垫圈(老化硬度>70 Shore A时强制更换)。
检查电路接线,紧固松动端子(防接触不良)。
3. 常见故障处理
筛网堵塞:
原因:物料过湿或筛网孔径过小。
处理:预干燥物料至含水量≤15%,更换大孔径筛网(如Φ1.2mm)。
颗粒粗细不均:
原因:挤压刀压力不均或湿料混合不匀。
处理:重新预混湿料,调整筛网与挤压刀间隙一致性。
设备异响:
原因:连杆轴承磨损或导轨缺油。
处理:停机加注润滑脂,更换轴承(径向游隙>0.15mm时)。
四、安全与注意事项
防机械伤害:
运行中严禁伸手入制粒室,拆卸筛网前确保设备停止。
配备紧急停止按钮,突发情况立即拍停。
防交叉污染:
更换物料品种时执行“清场确认”(制药行业需检测残留,如TOC≤500ppb)。
防静电措施:
处理易燃粉尘时设备接地(电阻≤4Ω),操作台铺设防静电垫。
五、实验优化技巧
粘性物料处理:
筛网表面喷涂PTFE涂层(减少粘附),或添加少量硬脂酸镁(0.5-1%)作为润滑剂。
微量制粒:
使用定制小孔径筛网(Φ0.3mm)和微型接料盘(适配50-100g样品)。
数据记录:
建立工艺参数档案(粘合剂浓度、摆动频率、颗粒得率),优化重现性(RSD≤5%)。
实验室摇摆制粒机的规范操作与精细维护可显著提升制粒成功率(颗粒合格率≥90%)和设备使用寿命(5-8年),尤其适合多品种、小批次的研发需求(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)。建议结合物料特性(如休止角、吸湿性)动态调整工艺参数。
产品咨询
扫一扫 更多精彩
扫码加微信
网站二维码